本文作者:访客

《人生一万年》第二季上线,汪涵:它不仅是一档纪录片,更是一份时间长河的生命提案

访客 2025-10-30 10:05:59 82352
《人生一万年》第二季上线,汪涵:它不仅是一档纪录片,更是一份时间长河的生命提案摘要: “我们拍的是百岁老人,其实也是在拍我们每一个人的未来。”在纪实节目《人生一万年》第二季看片会上播放的VCR里,作为项目发...

“我们拍的是百岁老人,其实也是在拍我们每一个人的未来。”在纪实节目《人生一万年》第二季看片会上播放的VCR里,作为项目发起人的主持人汪涵这样说道。

汪涵坦言,这档节目最初的愿望,是打破社会对“老去”的刻板印象,让大众看到老年人依旧可以精神常青、依然拥有学习、创造与相爱的能力,“也希望老年人能会心一笑——‘退休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起点。'”

10月29日正值传统重阳时节,纪实节目《人生一万年》第二季也正式上线播出,节目首播当天,《人生一万年》节目组以“看得见的百岁人生说明书”为主题,在长沙举办看片会暨“百岁人生影像展”,活动选在重阳节这个承载敬老意义的日子里显得尤为动人,有现场观众表示,“看着这些老人的幸福生活,感觉让抽象的时间变得可触可感!”

活动中,项目发起人汪涵通过VCR与现场观众“云相聚”,送上重阳节的祝福。他表示,《人生一万年》的诞生,源于一次次探访百岁老人的心灵触动——“他们穿越了一个世纪,却依然对生活充满好奇与热爱。”汪涵还坦言,“《人生一万年》记录的是百岁老人,但照见的其实是我们每一个人未来的可能。它不仅是一档纪录片,更是一份来自时间长河的生命提案。”

《人生一万年》第二季延续前季的温情视角与人文关怀,本季节目先后走进湖南、云南、江苏、湖北、西藏、陕西、广东、海南、河南、中国香港等地,以更广阔的镜头与更细腻的笔触,记录那些跨越百年的生命个体,在他们的笑声、眼神与故事中,探寻“如何好好活到一百岁”的时代答案。

在现场放映的《人生一万年》第二季的精彩集锦中,随着光影流转间,时间的厚度在银幕上缓缓展开——这一季的故事,从山海之间走向人心深处。田书桐、姜维弟、周其敏、张其树四位百岁老人的身影,构成了一幅跨越百年的生命群像。

田书桐爷爷的故事,是一份对热爱与工作的执着。他年逾百岁,依然坚持走进办公室,用“尽力做到最好”作为长寿的秘诀;姜维弟爷爷的镜头,则讲述了一段迟来的爱情。在百岁高龄,他再次穿上礼服迎娶伴侣——那一刻,笑容里藏着少年般的心动;

周其敏奶奶的片段最让人动容。她失去挚爱二十八年,却仍在梦里与对方相见,泪水滑落时,她轻声说:“人老了,记忆反而更深。”;而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手张其树爷爷,则以一抹奔跑的身影诠释信念的力量。他挺直腰板传递火炬,说:“数风流人物,还在今朝。”银幕上,笑与泪交替闪烁;台下,观众时而会心一笑,时而陷入沉默。有人轻声感叹:“他们都已百岁,却比我们更年轻。”

看片结束后,主持人引导现场进入“现场沙龙”互动环节。观众们拿起手中的“年龄电量卡”,根据自身年龄为“人生电池”填色,并在背面写下对“100岁”的期待,有观众表示,看着这些跨越百年的影像,听着他们讲述一生的故事,最大的感触是从容,“我们这代人总是很焦虑,焦虑孩子的教育,焦虑自己的事业,焦虑时间不够用。但片子里的百岁老人,他们经历了更多时间的考验,脸上却有一种被时间冲刷后的平静和智慧。”

“每一个平淡的故事,背后都是惊心动魄的坚韧。我们常说‘敬老’,但真正的尊重,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赡养,更是精神上的聆听与汲取。”还有刚刚退休的观众也在分享中说到,这部纪录片和这个影像展,就是最好的课堂。“它告诉我们,人生的后半程,不是谢幕,而是另一段充满光辉的篇章。”

节目总策划、制片人冯奇也现场分享了他在拍摄过程中的领悟。他坦言,拍摄百岁老人并非易事:“寻找合适的拍摄对象、协调拍摄日程,每一步都充满挑战。”这是拍摄过程中的“苦”。而当节目播出后,观众的反馈以及老人们看到自己故事被记录的感动,让他感受到真正的“乐”——不仅给老人们带去了被关注和尊重的意义,也让更多人看见了百岁人生的温度与智慧。此外,冯奇特别分享了令他印象深刻的李文波老人,“百岁高龄的李文波依旧精神矍铄,对生活保持热爱与好奇,他的故事让我深刻感受到,年龄虽长,但人的精神可以永远年轻。”

冯奇坦言,《人生一万年》不仅拍百岁老人,其实也在拍我们每一个人——那些正在努力活好的当下。“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时间不是剥夺,而是赠与。当每一个清晨仍能让你微笑、每一个新事物依然让你惊叹,人生的意义,就从未老去。”

潇湘晨报记者周诗浩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