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龙吟》华服里寻找“隐藏非遗”
摘要: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鲁舒婷全平台预约数量突破600万,其中芒果TV预约人数破400万,咪咕视频预约量约220万,刷...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鲁舒婷
全平台预约数量突破600万,其中芒果TV预约人数破400万,咪咕视频预约量约220万,刷新咪咕视频历史纪录……10月24日,备受关注的玄侠剧集《水龙吟》在芒果TV和咪咕视频全网首播,该剧将于10月30日登陆湖南卫视黄金档。
这部改编自藤萍经典小说的影视作品,以瑰丽的东方美学为底色,构建了一个虚实相生的玄侠宇宙。
开播即爆款
东方美学里构建侠者江湖
电视剧《水龙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自“异境”而来的神秘高手唐俪辞(罗云熙饰),意外卷入波谲云诡的武林阴谋。他凭借域外武学“往生谱”独步江湖,为探寻“落魄十三楼”之谜,智斗剑王城,联盟碧落宫。在这一路上,他历经情义拷问与信念抉择,最终入主中原剑会,与隐秘势力“风流店”展开一场关乎江湖命运的终极博弈。
在视觉呈现上,该剧深耕中国传统美学,从古典意象中信手拈来,笛韵琵音、水啸龙吟、月光浪纹、竹林花色,营造出一种浸润诗意的正义追求。
同样的巧思设计,还藏在各种器物中。该剧制作团队介绍,《水龙吟》自设一套武器隐喻人物命运的象征系统,武器设计不仅暗藏传统文化密码,命名也皆与角色命运互文。如唐俪辞手持兵器“不昧狐龙”暗示其在正邪间的挣扎,再如沈郎魂的“剑鞭”脱胎于明代《武备志》,挥动时清音凛冽,灵感取自编钟律吕。
非遗元素助力
影视剧里尽显“文化范”
随着《水龙吟》开播,罗云熙一袭银甲战袍闪亮登场,这件重工打造的手工华服很快冲上热搜。
从朝飞鱼服,到宋代素雅纹饰,再到各种非遗元素,记者了解到,在服化道方面,《水龙吟》融合了商周至明朝的美学,手工打造了847套华丽服饰,并精心制作了222件带有非遗元素的附属饰品,堪称视觉盛宴。
“我觉得服化道上的细节彰显了这部剧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也能让我们在欣赏故事的同时,更好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观众程瑶说。
《蜀锦人家》中的蜀锦,《梦华录》中的茶百戏,《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的马球、建盏……无论是物件还是工艺,近年来,非遗元素越来越多地融入影视作品之中,从最初的锦上添花到助推剧情发展甚至成为剧情主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影视剧融合得越来越自然,作用也更加凸显。
“非遗元素,为影视作品带来了更深厚的文化内涵,提升了其艺术价值和观赏性;同时,影视作品助力非遗‘走出深闺’,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为其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赵翌表示,传统文化元素赋予了影视剧强大的底蕴,而影视剧的广泛受众和表现形式对传统文化的展现有着天然优势,这种“1+1>2”的结合真正实现了“叫好又叫座”。
“经费在燃烧”
呈现电影级别视听体验
龙宫场景单片龙鳞模型面数达1.4万,雨滴带着国画留白意境的水墨粒子特效……据悉,《水龙吟》单集特效镜头数量高达420个,为了打造出精美绝伦的视觉效果,剧组特邀电影《流浪地球》的特效团队倾力加盟,力求呈现电影级别的视听体验。
制作团队还大胆创新,将敦煌岩彩和三星堆青铜纹样融入场景设计,营造出一个独具东方美学的奇幻世界,让观众纷纷惊呼“经费在燃烧”。
地理空间的构建也成为该剧的一大亮点。随着主角唐俪辞与神州各门派会晤交锋,一幅大美中华的锦绣画卷徐徐铺陈展开。从江南竹林之秀美到北地银杏层林之旷然,《水龙吟》以精湛的视觉语言带领观众游历中国各地的独特景观,也让观众感受到江湖之辽远、文化之多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