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夫妻血型不合怎么回事

夫妻血型不合可能由ABO血型系统不合、Rh血型系统不合、其他稀有血型系统不合、遗传因素、免疫反应异常等原因引起。可以通过产前血型筛查、抗体效价检测、孕期监测、新生儿溶血病预防、免疫球蛋白注射等方式干预。
当母亲为O型血而胎儿为A型或B型血时,母体可能产生抗A或抗B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导致溶血。孕妇可能出现抗体效价升高,胎儿可能出现贫血或黄疸。临床常用茵栀黄颗粒、苯巴比妥片、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等药物干预,必要时需进行光照疗法或换血治疗。
Rh阴性母亲怀Rh阳性胎儿时,胎儿的红细胞可能进入母体刺激产生抗D抗体,再次妊娠时抗体可攻击胎儿红细胞。孕妇可能出现抗体效价动态上升,胎儿可能出现水肿或肝脾肿大。可以使用抗D免疫球蛋白注射液预防,确诊后需监测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严重时需宫内输血。
如Kell、Duffy等血型系统不合也可能引发胎儿溶血,这类情况较为罕见。孕妇可能无特殊症状,胎儿可能出现进行性贫血。需要通过特殊血型抗体筛查发现,治疗上可参考ABO或Rh溶血方案,必要时使用免疫抑制剂如醋酸泼尼松片。
血型基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父母血型组合决定胎儿可能的血型。若夫妻携带隐性稀有血型基因,可能增加后代血型不合概率。建议有不良孕产史夫妇进行基因检测,孕前咨询可评估再发风险。
部分孕妇对胎儿红细胞抗原敏感性过高,可能产生过量抗体。这种情况可能伴随自身免疫性疾病史,胎儿受影响程度往往较重。除常规治疗外,可能需使用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调节免疫反应。
所有孕妇应在孕早期完善血型鉴定和抗体筛查,Rh阴性孕妇在孕28周和分娩后72小时内接受抗D免疫球蛋白预防注射。孕期定期监测抗体效价,发现异常及时转诊至高危妊娠门诊。新生儿出生后需密切观察黄疸进展情况,必要时进行蓝光治疗或换血疗法。哺乳期母亲若抗体效价过高,应咨询医生评估母乳喂养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