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常人群里艾滋病多吗

艾滋病在普通人群中的感染率相对较低,但存在地域和人群差异。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血液传播及母婴垂直传播。我国的重点防控对象是多性伴人群。
虽然我国艾滋病整体上处于低流行水平,每年新报告的感染者数量维持在数万例左右,但在一线城市由于检测覆盖率高、人口流动性大,报告病例数相对较多。然而,经过人口基数调整后,这些城市的感染率与其他地区并无显著差异。农村地区的检测资源有限,可能存在未被发现的病例。老年人群由于缺乏防护意识,感染人数也有所增加。对于普通异性恋人群来说,婚内传播的概率较低,但无保护的非婚性行为仍可能导致感染风险。
一些高危职业如医务人员和警察可能因职业暴露面临感染风险,但通过规范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阻断病毒传播。日常社交活动如共餐、握手或共用马桶等不会导致病毒传播。我国实施了免费自愿咨询检测政策,在所有二级以上医院均可进行筛查,建议有过高危行为的人主动接受检测。目前,通过规范治疗可以使病毒感染者的病毒载量降至检测不到的水平,基本消除传染性,预期寿命接近正常人。
日常预防措施包括坚持使用安全套、拒绝毒品、不共用针具,并在外伤出血时做好伤口保护。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输血检测,采用母婴阻断技术可帮助感染孕妇分娩健康婴儿。社会应当消除对感染者的歧视,正确认识传播途径,既不过度恐慌也不放松警惕。如果发生疑似暴露,应在72小时内使用阻断药物以降低感染风险,并尽快前往定点医院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