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治疗肺结核的原则和药物
摘要:
肺结核治疗需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原则,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乙胺丁醇片和链霉素注射液等。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需在医生指导... 肺结核治疗需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原则,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乙胺丁醇片和链霉素注射液等。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确诊后应立即开始抗结核治疗,早期用药可有效杀灭活跃繁殖的结核菌,减少肺组织损伤。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病灶扩散或形成空洞,增加治疗难度。异烟肼片对繁殖期结核菌有强杀菌作用,需与其他药物联用。
治疗过程中需同时使用3-4种抗结核药物,防止耐药性产生。异烟肼片联合利福平胶囊可协同杀菌,吡嗪酰胺片能杀灭酸性环境中的半休眠菌。联合方案需根据药敏试验调整,避免使用单一药物。
药物剂量需根据体重精确计算,过量可能引发肝毒性或视神经炎等不良反应。乙胺丁醇片需严格按每公斤体重15-25毫克给药,链霉素注射液每日不超过0.75克。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必须每日固定时间服药,漏服或中断易导致治疗失败。利福平胶囊需空腹服用以保证吸收,所有药物应使用专用药盒分装。采用直接面视下服药策略可提高依从性。
标准疗程需持续6-9个月,强化期2个月后进入巩固期。即使症状消失也不可擅自停药,否则可能复发或产生耐药性。对耐药结核需延长疗程至18-24个月,必要时使用二线药物如左氧氟沙星片。
肺结核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居室通风消毒,佩戴口罩防止传播,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和痰菌检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皮疹、黄疸时应及时就医,治疗期间禁止饮酒。适当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有助于肺组织修复,但需避免剧烈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