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明确了!中汽中心将电池分为三大类:固态电池、固液混合电池、液态电池

访客 2025-11-13 15:01:05 263899
明确了!中汽中心将电池分为三大类:固态电池、固液混合电池、液态电池摘要: 11月13日消息,据国内媒体报道,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专题会议全球动力电池前瞻技术与创新论坛11月13日在四川宜宾举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芳在论坛演讲中表示,当...

11月13日消息,据国内媒体报道,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专题会议全球动力电池前瞻技术与创新论坛11月13日在四川宜宾举行。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芳在论坛演讲中表示,当前需要明确固态电池相关的术语、分类、编码等基础内容。

我们正在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在术语和分类中,将电池分为了固态电池、固液混合电池、液态电池三大类。

据了解,三者的核心区别在于电解质状态液态电池是当前主流,固液混合是过渡方案,固态电池是未来核心发展方向。

从特点来看,液态电池(传统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为液态(电解液),搭配隔膜防止正负极短路。优点有技术成熟、量产成本低,是目前电动车的主流选择。

但缺点是能量密度上限较低,低温性能一般,存在漏液、热失控风险。

固液混合电池(之前也叫半固态电池)的电解质是 液态电解液 + 固态电解质 的混合体系,或用凝胶电解质替代纯液态。可兼顾安全性(比液态更稳)和成本(比全固态更低),技术难度适中。

能量密度比传统液态电池提升30%-50%,是当前车企布局的过渡型高端方案。

固态电池的电解质为全固态材料(如硫化物、氧化物),无需液态电解液和隔膜。能量密度极高,可达液态电池的 2倍以上,无漏液风险,热稳定性极强。

目前面临量产难题,固态电解质导电性、界面兼容性待突破,成本较高。

前不久,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明确了多项关键技术发展节点。

其中,全固态电池预计在2030年实现小规模应用,到2035年有望大规模全球推广,届时电池的综合性能、成本和环境适应性将更贴合消费者需求。

明确了!中汽中心将电池分为三大类:固态电池、固液混合电池、液态电池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