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最新!美媒爆出猛料

访客 2025-11-12 10:00:18 11430
最新!美媒爆出猛料摘要: 据《乌克兰真理报》10日援引美国《华尔街日报》消息,德国调查人员查明,涉嫌炸毁“北溪”天然气管道的乌克兰人员,当时是在时...

据《乌克兰真理报》10日援引美国《华尔街日报》消息,德国调查人员查明,涉嫌炸毁“北溪”天然气管道的乌克兰人员,当时是在时任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的指挥下行动的。

报道称,德国警方、检察官以及其他了解此案的消息人士已经掌握了“一幅清晰的画面”,显示“一支乌克兰精锐部队如何在时任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的直接指挥下实施了此次袭击”。

最新!美媒爆出猛料

图为乌克兰前武装部队总司令、现任驻英国大使扎卢日内(资料图)

消息人士透露,德国调查小组通过追踪船只租赁公司、电话号码和车牌号,为德国当局发布逮捕令提供了依据,逮捕目标包括3名乌克兰特种部队士兵及4名资深潜水员。调查人员认为,袭击的目的是切断俄罗斯的石油收入及其与德国的经济联系。

报道提到,一张由德国测速摄像头拍摄的模糊黑白照片成为关键证据。照片显示其中一名乌克兰潜水员的面部特征。德国警方使用商业人脸识别软件确认了他的身份,找到了其社交媒体账号和个人网站,并发现了他与其他嫌疑人的关联。调查小组随后追踪到这名乌克兰潜水员在波兰境内。不久后,他被一辆悬挂外交牌照的黑色汽车送回乌克兰,据称驾驶员是乌克兰驻华沙武官。

经过多国协助搜捕,这个乌克兰破坏小组的指挥官在意大利被捕。消息人士透露,此人名叫谢尔盖·库兹涅佐夫,现年46岁,曾加入特种部队,并曾在乌克兰安全局(SBU)服役。

据报道,意大利法院预计将在12月前决定是否将库兹涅佐夫引渡到德国。德国警方已准备好专机,将他从意大利引渡至德国受审。(孔尔军)

相关新闻

“北溪”爆炸事件一嫌疑人被引渡至德国,真相即将揭晓?

意大利法院10月27日批准将"北溪"爆炸事件一嫌疑人引渡至德国。

尽管“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发生已经三年,但真相还未揭晓,事件也还在不断发酵。

此前,各当事方的调查进展不一、透明度不够,而德国方面仍然试图延续调查程序。

意大利此次的引渡决定能让真相拨开迷雾吗?

最新!美媒爆出猛料

“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发已三年

据意大利媒体27日报道,意大利博洛尼亚上诉法院日前裁定,将一名涉嫌参与“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乌克兰男子引渡至德国。这名49岁的乌克兰男子今年8月21日在意大利里米尼省被捕,博洛尼亚上诉法院早在今年9月已批准引渡决定,但辩方随后向意大利最高法院提出上诉,理由是程序存在瑕疵。

如何看待意大利几经波折后决定引渡该嫌疑人?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

意大利经过内部的一些司法博弈之后,最终还是比较明确地要引渡嫌疑人,可以看出在引渡嫌疑人问题上,当事各方围绕俄乌冲突、围绕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的一些问题,还是有比较大的分歧和矛盾

在俄乌冲突问题上,意大利一直以来在欧洲内部属于中间派,态度相对比较温和,尽管在一些主要问题上,也做出了政策上的追随,但涉及到俄乌冲突,包括未来与乌克兰及俄罗斯的关系上,总体来说还是想保持个平衡。这也直接反映在目前在"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中嫌疑人引渡的问题上。

最新!美媒爆出猛料

波兰法官宣判后弗拉基米尔·茹拉夫洛夫被释放(BBC报道图)

当地时间10月17日,波兰华沙地区法院以证据不足为由,裁定拒绝将"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案的乌克兰籍嫌疑人弗拉基米尔·茹拉夫洛夫引渡到德国,同时撤销对其采取的临时逮捕强制措施,并下令立即予以释放。

波兰与意大利为什么在引渡问题上的态度截然不同?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

·波兰此前不仅被德国方面指责私自给嫌疑人提供逃跑机会,同时最近在关于引渡嫌疑人问题上,波兰以司法程序为由也阻止了对嫌疑人的引渡。

·作为在地理上临近乌克兰的中东欧国家,也由于在历史上和俄罗斯之间的恩恩怨怨,波兰在对俄罗斯的立场上相对意大利更加强硬。波兰认为引渡这个爆炸案嫌疑人有利于事件最终朝着不利于乌克兰的方面去演进。

有外媒报道认为,意大利的这一判决为德国检察官直接审问与此次破坏事件有关的嫌疑人扫清了道路。

距离“北溪”爆炸事件的真相还有多远?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

作为俄乌冲突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北溪案件的调查一方面折射出俄乌冲突整个的进展情况,同时也反映出欧洲内部在对待俄乌冲突,对待俄罗斯立场上的阶段性变化。

·迫于社会压力,德国方面不得不持续推进调查,但显然调查的程序到目前来看也并不公开、并不透明,所以接下来这个案件的具体调查往什么方向去走,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波兰与其他一些国家并不愿意看到一个不利于乌克兰的调查结果出现,有可能会不断去制造一些障碍。所以,对于整个案件的调查,外界很难抱着乐观的态度

·无论是从欧洲的安全出发,还是从整个世界的能源基础设施安全出发,"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调查都应该在一个更加公正透明的环境中持续推进,并且最终拿出一个让国际社会能够认可的结果。

责任编辑:戴丽丽_NN4994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