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危险分层标准
摘要:
高血压,定义为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能伴随心脏、大脑、肾脏等器官的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定义为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能伴随心脏、大脑、肾脏等器官的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正常情况下,人的血压会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谈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高龄(男性超过55岁,女性超过65岁)、吸烟习惯、血脂异常、家族中有早发心血管疾病史、肥胖及缺乏运动、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另外,血糖异常也被视为一个风险因素,值得一同关注。
年龄是风险因素之一,女性相较于男性,其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增加通常晚十年,这得益于女性在绝经前雌激素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然而,绝经后,女性患病风险上升,与男性趋同。
吸烟对心血管健康的负面影响无需赘述,是一个明确的有害习惯。
血脂异常主要涉及胆固醇水平异常,特别是总胆固醇和(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当总胆固醇超过5.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3.3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1.0mmol/L时,被视为异常。
值得注意的是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即直系亲属中男性小于55岁、女性小于65岁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情况。
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上升至≥10μmol/L也是一个风险标志,尤其对于高血压患者,这一指标的升高被称为H型高血压。
血糖异常,不论是空腹血糖受损(6.1~6.9 mmol/L)还是糖耐量减退(餐后2小时血糖7.8~11.0 mmol/L),都应视为风险因素。尽管欧洲的风险评估标准中还包括性别因素,但在我国的标准里并未特别区分性别,尽管事实上男性高血压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