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华为跟广汽搞了个启境 它跟“界字辈”有啥区别啊

访客 2025-10-18 10:10:11 299909
华为跟广汽搞了个启境 它跟“界字辈”有啥区别啊摘要: 华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又一员猛将,可能很快就要来了。就在前几天,启境官宣了自己的第一台车已经完成设计定型,在一系列验证测试之后,估计明年就会正式亮相。里头这个启境汽车,正是华为...

华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又一员猛将,可能很快就要来了。

就在前几天,启境官宣了自己的第一台车已经完成设计定型,在一系列验证测试之后,估计明年就会正式亮相。

里头这个启境汽车,正是华为和广汽在上个月官宣推出的合作品牌,并且规格相当之高。

6 月底,广汽的董事长冯兴亚到深圳拜访了华为的 CEO 任正非,说要一起做年轻化的新品。三个月之后,华为的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就带团队去了广汽,官宣了启境品牌,并且亲自参加了新车的设计评审和定型,节奏快到飞起。

华为跟广汽搞了个启境 它跟“界字辈”有啥区别啊

经常参加设计评审的兄弟们肯定都知道,这意味着多大的压力和多高的要求。

但好在结果是双方对定型的结果都非常的满意,把人们对启境的期待值又拉高了不少。

华为跟广汽搞了个启境 它跟“界字辈”有啥区别啊

话是这么说,但很多兄弟应该跟我一样心里都会有个疑问。那就是跟 HI 模式 & 智选车相比,启境这个非界字辈的新品牌区别到底在哪?

而在前者已经大获成功的基础上,启境出现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虽然目前已经公布的信息还不多,但在我看来,华为和广汽对启境的定位一方面是填补市场的空白,另一方面也是 华系车 的下一个种子选手。

要知道,HI 和智选车模式虽然是不相干的两条业务线,但二者本质上都是由合作中某一方为主导的模式。

前者是车企主导,华为作为系统方案供应商。后者则是华为全权主导,车企在生产制造上打辅助。

华为跟广汽搞了个启境 它跟“界字辈”有啥区别啊

这种思路的优点,是能发挥主导方的优势,精准地找到用户群。比如 HI 模式的受众大多还是传统车企的拥趸,智选车的车主则偏向愿意接受前沿技术的 极客中产 。

但在两者之间,其实还有个潜力和数量都更大的群体在等待发掘。

他们没有突出的标签,也不需要自己的车有某个特别强的长板,但一定得是一个没有有明显缺点的 不会错的选择 。

而他们,大概率就是这次启境品牌的目标。

华为跟广汽搞了个启境 它跟“界字辈”有啥区别啊

因为从成立之初,启境就弱化了此前的一方主导,转而采用了一种很像合资车企的做法,让华为和广汽双方共同决策,在发挥自己优势的时候补全对方的视野盲区。

而在启境品牌成立的同时,华为就已经派出了产品、营销、财经等不同领域的团队去到广汽集团驻场办公,和队友 0延迟 的沟通。广汽这头,则加入了华为的 IPD( 集成产品开发体)和 IPMS( 集成产品营销 )体系来提高工作的效率。

这里头,前者是负责优化研发和管理流程的,理想状态可以让产品投放市场的时间缩短 4-6 成、节约 5-8 成的开发资源。后者则是可以根据主流程的不同阶段制定对应的营销策略,让新车更好上市。

华为跟广汽搞了个启境 它跟“界字辈”有啥区别啊

在这种堪称双向奔赴的协作下,启境品牌里的华为和广汽会更像是两个共同创业的伙伴。虽然困难多挑战大,但能达到的上限明显更高。

大伙还真不要觉得我是在吹牛,因为只要看看广汽和华为各自的优势就能明白,哥俩通力合作之下的启境将会对现有的新势力们带来多大的压力。

华为跟广汽搞了个启境 它跟“界字辈”有啥区别啊

大伙可能不知道,广汽集团虽说在新能源的时代并不处于领先位置,但它却是中国汽车工业史上贡献了最多经典车型的行业 OG之一,造车的实力和底蕴真就可以说是深不见底。

它给启境带来的,就是那个能给人十足信心的 盾 。

早在 1985 年,广州市汽车工业公司与法国标致汽车公司合资组建了国内首批合资车企之一广州标致。当时的主打车型标致 505 因为酷炫的外观和精致的做工,瞬间就成了国内市场的香饽饽,年销超过 3 万台。

华为跟广汽搞了个启境 它跟“界字辈”有啥区别啊

而当 1997 年广汽集团成立以后,它不仅接连拿下了本田、丰田品牌的合资项目,更是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通过产业整合和技术引进,给人们带来了汉兰达、雅阁和奥德赛等无数堪称经典的国民神车。

而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现在的广汽已经拥有了国内数一数二的强大体系实力,把研发、制造、供应链全都覆盖了。

甚至就连国内少有的大型测试风洞广汽都自己造了一个,还把它做成了全球首个集成空气动力学、声动力学和热力学的 三合一 风洞实验室。

华为跟广汽搞了个启境 它跟“界字辈”有啥区别啊

而在人们最看重,也是对新势力车企们最为担心的品控方面,通过业内闻名的全生命周期 QDR 质量管理体系,广汽往往能在设计、生产和使用的环节用最高规格的标准,打造出安全、耐用的高品质产品。

广汽在业内的品控口碑如何,大伙去看看当年人们对雅阁和它兄弟车型的评价就知道了。

相比之下,华为给启境提供的,很明显就是那个能够打开市场最锋利的 矛 了。

国内如今的智能驾驶混战,不管怎么打,华为总是稳坐第一梯队。原因是早在 2021 年的时候,华为就靠着一段智能驾驶的演示视频刷爆了整个车圈。

视频里一台极狐的阿尔法 S 在上海的闹市区里,以近乎全自动驾驶的方式在复杂的车流和道路上闪转腾挪,简直就和科幻片一样。

华为跟广汽搞了个启境 它跟“界字辈”有啥区别啊

而它搭载的,正是通过 HI 模式上车的初代华为智驾。

几年的发展下来,智驾技术在国内的几乎每一次演进,比如从高精地图方案过渡到无图的全国都能开,从模块化的算法到超越规则端到端网络,里头其实都有华为的身影。里头的绝大部分,也都是由华为率先发起变革。

可能有不少朋友只是听说华为的智驾体系强,但不知道具体强在哪。这里我给大伙举一个很直观的例子:

绝大多数拥有智驾能力的车型,里头的硬件大概率都是万国造的状态。智驾芯片是 A 的,激光雷达是 B 的,摄像头和域控制器又是别家的。

华为跟广汽搞了个启境 它跟“界字辈”有啥区别啊

这就会带来一个后果,因为通信协议不同,信号在它们之间传递的时候就会因为转译而累计时间的误差,从感知环境到车子最后做出动作,累计的时延可能会有几百毫秒。

对于眨眼间就可能出现事故的高阶智驾而言,这些看似不多的误差其实非常致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华为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了自研智驾硬件的研究,并在 2016 年就展开了激光雷达等硬件的技术预研。

通过累计 200 亿的研发投入,华为现在已经成为了如今国内唯一一个能靠自己搞定传感器、芯片、算法研发和模型训练的智驾厂牌。

华为跟广汽搞了个启境 它跟“界字辈”有啥区别啊

搭载华为智驾方案的车型,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均出自华为之手,不仅能很大程度降低前面提到的通信延迟,算法的迭代速度、智驾功能的实际表现相比友商们的方案也会更高效、更安全。

这也是为啥单单是华为智驾本身,就已经能成为一台车上的最大卖点了。

到这回过头再来看启境,大伙应该就能明白它对于友商们的压力有多大。

比技术,它有华为的顶尖能力。比体系,它有广汽数十年来的造车底蕴,对品控和售后有着远超其他新势力的把控能力。

这其实,就已经很接近人们对于一台 不会错的车 的理解了。

不知道大伙对这台明年就有新车上市的品牌是怎么看的,对我来说,可能是因为看多了新势力们天花乱坠的措辞,当我见到广汽董事长冯兴亚说;IPD 的改革是个长期任务,启境的品牌需要做好长期主义的时候,我觉得至少这个品牌对造车、对用户的态度是沉稳且端正的。

华为跟广汽搞了个启境 它跟“界字辈”有啥区别啊

而在这场愈演愈烈的新能源淘汰赛里头,这种安稳感相比更强的配置和更低的价格,我想才是人们在一个车企身上更加看重的部分。

据说,启境明年将要发布的新车,会是一台定位在 30 万左右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

等到新车发布,我想人们应该就能发现,只要大船调过了头,它就会以崭新的姿态在新时代破浪前行。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