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局|泰柬冲突源于世界遗产?教科文组织不背这个锅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世峰
近日,泰国和柬埔寨再次兵戎相见。7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会见东盟秘书长高金洪时表示,近日柬泰边境爆发冲突并造成人员伤亡令人痛心和担忧,并明确指出这一问题的根源是当年西方殖民者造成的遗祸。
24日,一辆柬埔寨BM-21火箭炮发射车从柏威夏省柬泰边境返回。新华社
泰国和柬埔寨7月24日在边境地区发生冲突。截至目前,柬方称冲突已累计造成13名柬埔寨人死亡、71人受伤;泰国军方25日晚说,冲突造成6名士兵阵亡。
5月底,双方在柬埔寨柏威夏省和泰国乌汶府的争议地区发生短暂冲突,关系陷入紧张。7月16日,3名泰国士兵在边境地区被地雷炸伤。23日,泰方巡逻队在边境巡逻时再次遭遇地雷爆炸,5名士兵受伤。以此为导火索,柬泰之间发生新一轮冲突。
泰柬一直对长达800公里的边境沿线的古庙及其周边地区存在领土争议,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边境摩擦和冲突。双方领土争端焦点之一是柏威夏寺。
柏威夏寺位于泰国东北部四色菊府和柬埔寨北部柏威夏省交界地区,矗立在柬泰边境的一处悬崖之上。该寺建于公元10世纪中叶至12世纪初,是经典的高棉式建筑。
泰柬两国都宣称对该寺所属4.6平方公里区域拥有主权。柏威夏寺的争端可以追溯到法国殖民统治柬埔寨期间绘制的一张地图。这份法国殖民者1907年勘测完成的泰柬边界地图将柏威夏寺标注在柬埔寨一侧,当时暹罗(泰国)方面就提出异议。
1953年11月,柬埔寨脱离法国独立,法军撤出柏威夏省。次年,泰国军队占领柏威夏寺。
1959年,柬埔寨政府就寺庙归属问题向国际法院提出判决申请。1962年,国际法院裁定该寺归柬埔寨所有,但这一裁决结果在泰国引发争议。
2008年7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柏威夏寺为世界文化遗产,引发柬泰两国对该地区的主权争议升级。同年7月15日,包括一名僧侣在内的3名泰国人越过边境检查站,试图进入柏威夏寺宣布泰国拥有该寺主权,被柬方逮捕。同年10月3日,泰柬军队在柏威夏寺附近有争议的地区发生交火。此后,一直到2011年,两国边防部队陆续在柏威夏寺附近争议地区多次交火,造成包括平民在内的多人死伤。
1962年国际法院的判决依据就是法国殖民者当年测绘的边界划分图,但该地图含糊不清导致了相互矛盾的解释,为此后一百多年的领土争端埋下祸根。
责任编辑:李超_NB1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