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美媒:未收到预警情况下发现B-52轰炸机快速接近,达美航空一客机采取“激进机动措施”避免相撞

访客 2025-07-21 16:08:03 81216
美媒:未收到预警情况下发现B-52轰炸机快速接近,达美航空一客机采取“激进机动措施”避免相撞摘要: 来源:环球网【环球网报道】据美国广播公司(ABC)、《纽约邮报》等媒体当地时间20日报道,美国达美航空公司7月18日从...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据美国广播公司(ABC)、《纽约邮报》等媒体当地时间20日报道,美国达美航空公司7月18日从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圣保罗国际机场飞往北达科他州迈诺特国际机场的DL3788号航班在飞行途中险些与一架B-52轰炸机相撞。该飞机飞行员称,为避免与这架轰炸机在空中相撞,他采取了“激进的机动措施”。

同样报道相关消息的《印度时报》援引航空资讯网站Aviation A2Z的消息报道称,该飞行员报告称,由于与前方进场航线上另一架飞机的间隔不够,空中交通管制员指示这架DL3788号航班改变航线。但当机组人员按照指示改变航线时,他们发现一架军用飞机正沿汇合路径快速接近。DL3788号航班的飞行员随后通过公共广播系统解释说,由于事先没有收到关于军事交通的预警,在轰炸机后方转弯是最安全的选择。该飞行员还称,此类事件极为罕见,尤其是考虑到迈诺特空军基地配备了雷达,但并未就该轰炸机出现在该空域发出任何警告。

美媒:未收到预警情况下发现B-52轰炸机快速接近,达美航空一客机采取“激进机动措施”避免相撞

DL3788号航班飞行路线(图源:外媒报道配图)

ABC报道称,飞机落地后,该飞行员就其突然行动向乘客道歉并解释了当时的情况。根据录音,该飞行员说,“考虑到它的速度……我不知道它的速度有多快,但它比我们快很多,我觉得在它后面转弯是最安全的做法。”“很抱歉我采取了这种激进的机动措施,这让我措手不及,这根本不正常。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不提前通知我们,因为空军基地有雷达……长话短说,这很不愉快,但我为此道歉,也感谢你们的理解。这真是糟糕的一天。”

美媒:未收到预警情况下发现B-52轰炸机快速接近,达美航空一客机采取“激进机动措施”避免相撞

图为B-52轰炸机(资料图/外媒)

美媒解释称,迈诺特空军基地驻扎着第5轰炸机联队和第91导弹联队,还部署有大量美国空军装备和车辆,包括26架B-52轰炸机。

对此,运营该航班的美国支线航空公司“天西航空”在声明中称,该航班在获得塔台准许后安全降落在迈诺特,该公司正在调查此事。

美国空军一名发言人20日晚间对ABC表示,“我们注意到最近有关商用飞机和空军飞机在迈诺特国际机场附近空域飞行的报道。我们目前正在调查此事。我们可以确认,一架部署在迈诺特空军基地的B-52轰炸机于周五(18日)晚间飞越了北达科他州博览会”。

延伸阅读

日航生死12分钟:万米高空速降7000米,乘客含泪写遗书

6月30日,一架SPRING JAPAN(机票由国内的春秋航空代理)旗下IJ004航班从上海飞往东京途中突发增压系统异常,客机在万米高空紧急下降约7000米,备降关西机场。机上191名乘客和机组成员经历了生死12分钟——有乘客写下遗书,留下银行密码;怀胎28周的孕妇呼吸急促,紧张得说不清话;机舱后部传来隐隐的哭声。

据日本国土交通省大阪航空局确认,机上191名乘客及机组人员均未受伤。具体事故原因正在调查。

然而,备降后的漫长等待和日航后续处理方式再次引发乘客不满,赔偿承诺至今未兑现,多名乘客出现耳痛等身体不适症状。7月1日,封面新闻记者远程连线多名机上乘客还原事发经过。

高空生死12分钟:“哥哥姐姐,我没氧气了”

6月30日17时49分,一架SPRING JAPAN(机票由国内的春秋航空代理)旗下IJ004航班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起飞,原定于21时47分抵达日本东京成田国际机场。但在飞行一个多小时后,客机出现异常。

机上乘客武女士回忆,那时她刚接到“欢迎进入日本”的短信提醒,随即客机突然晃动了几秒。几乎在同一时间,机长进行了简短的广播,顶部的氧气面罩弹出。据懂日文的乘客翻译,机长怀疑客舱增压系统出现问题。

武女士看到,正在过道服务的空乘人员愣了一下,随即跑回自己的位置,神色惊慌。“快点戴好氧气罩,系好安全带!”空姐大声急促地重复了多次指令。

多位乘客向记者提及,最开始并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动作也很迟钝,“我以为是航空演练,直到听到空姐声音颤抖、略带哭腔,才开始紧张。”由于很多乘客并无戴氧气面罩的经历,扯了很多次才扯断安全绳戴上。

美媒:未收到预警情况下发现B-52轰炸机快速接近,达美航空一客机采取“激进机动措施”避免相撞

机上乘客正在吸氧(图源受访对象)

整个吸氧过程持续约12分钟。飞行APP显示,在此期间,飞机从1.1万米的高空快速下降至3200米左右。武女士形容前半段有失重感,“像在坐跳楼机”。她身旁坐着怀孕28周的孕妇,紧张得说不清话,呼吸非常急促。机舱后部还传来隐隐的哭声,武女士形容“听起来很绝望哀伤”。

她的儿子也向封面新闻记者描述,由于过度紧张,呼吸急促,他的氧气消耗得很快,七八分钟后就用完了第一瓶。他随即和旁边的哥哥姐姐求助,“我没氧气了”。好在一旁空座位的氧气瓶还能继续使用,他一把扯过戴上。

后半段的迫降,机舱异常安静,只剩吸氧声。在极度恐惧下,武女士想借用国际漫游包给丈夫发微信,却发现无法联网,只能在手机备忘录写下遗书。“万一我们走了,你要帮我照顾好我妈。你也要好好的。”她敲下5行,留下所有的保险、银行卡密码。

“写完了都想哭,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吴女士至今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乘客张先生也想过写遗书。降落期间,舱内灯光逐渐昏暗,温度开始升高,但飞机还算平稳。张先生感到明显的耳胀,此外无异样体感。低头看表,心率跳到103,略高。他本想为女友和母亲留下文字,但看着仍在运作的发动机又觉得问题不大,就此做罢。

15分钟后,空乘人员宣布危险解除,可以摘下氧气面罩。劫后余生,很多乘客鼓起了掌。“吉人自有天相”,下机后武女士收到丈夫发来的信息。

据日本国土交通省大阪航空局确认,机上191名乘客及机组人员均未受伤或出现身体不适。具体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专家解读:为何客机突降7000米?

据日航7月1日发布的情况说明,涉事航班在飞行过程中,飞行员发现增压系统出现异常指示,为确保旅客与机组成员的安全,将飞机降低到安全飞行高度,并于20时48分在关西国际机场备降。

增压系统异常会导致怎样的后果,为何飞机需要迫降约7000米?

资深机长陈建国介绍,民航客机通常在高度9000至12000米巡航,此时外界空气稀薄、温度极低,飞机必须通过增压系统提高座舱内空气密度和温度,以保障乘客正常呼吸和舒适度。增压后,舱压相当于地面2400米以内的气压,维持约24℃的舱温。

如果增压系统出现故障,机舱氧气含量会迅速下降,乘客可能在数分钟内因缺氧失去意识。因此一旦发生座舱失压,氧气面罩会自动脱落供氧,机组必须在氧气瓶有效供氧的15—20分钟内,将飞机紧急下降到可呼吸的安全高度(通常为3000米左右)。

陈建国表示,本次事件中,机组在约10分钟内完成紧急下降,属于标准的应急操作程序。从雷达图看,飞机最大下降率达到了1400米每分钟,在应急下降过程中属于正常下降率。

日航声明遭到乘客质疑

风波仍在发酵。

据武女士描述,飞机备降后,乘客们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先是因机组成员检查客机,所有人在机上停留一个多小时。在确认飞机难以继续行程后,乘客们下机,等待行李超过2小时,期间只能站着。武女士强调,其中还包括一名孕妇,无绿色通道或轮椅协助。

美媒:未收到预警情况下发现B-52轰炸机快速接近,达美航空一客机采取“激进机动措施”避免相撞

孕妇乘客的聊天记录(图源受访对象)

“全程无工作人员安抚或道歉,也不提供水食。”张先生抱怨道。直至凌晨12点多,乘客们才坐上前往酒店的大巴,办完入住已是凌晨3点。

种种不满在日航表态后集中爆发。7月1日,日本航空JAL发布情况说明称,“目前为止,尚未收到乘客或机组人员出现身体不适的报告,关于增压系统出现异常的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然而,多名乘客提出异议。对于公告中“尚未收到乘客出现身体不适的报告”,武女士表示,事发后并无人对乘客进行身体检查,自己和许多乘客的耳朵仍剧烈疼痛,计划归国后自费进行听力检测。

关于经济赔偿,机组人员曾承诺给予前往最终目的地的交通补助费用,额度为15000日元。但据武女士反映,航司并未说明赔偿渠道,也无人收到赔偿。且乘客们还面临其他经济损失,如无法退费的民宿,作废的景点门票。与武女士同行的两个伙伴受到惊吓后,选择终止行程,直接回国。

乘客们尝试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后续处理方案,包括联系航空公司客服、大阪领事馆等,但均表示沟通效果有限。

7月2日,封面新闻记者拨打春秋航空日本的客服电话,对方表示可向航司发送邮件说明情况。截至发稿前,暂未收到邮件回复。

责任编辑:戴丽丽_NN4994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