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社评:造谣“中德舰机红海冲突”成本对柏林很高

访客 2025-07-12 17:34:50 63333
社评:造谣“中德舰机红海冲突”成本对柏林很高摘要: 来源:环球时报德国政府起头、西方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中国军舰用激光瞄准德国飞机”,被证明是彻头彻尾的假新闻。中国国防部...

来源:环球时报

德国政府起头、西方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中国军舰用激光瞄准德国飞机”,被证明是彻头彻尾的假新闻。中国国防部10日就此事回应《环球时报》问询时,提供了两个关键信息:第一,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当时在亚丁湾海域,压根没去德方宣称“出事”的红海海域;第二,中国舰艇没有开机使用激光设备。也就是说,德国煞有介事炒作,结果却闹了个“大乌龙”。德方最新回应则表示,他们注意到了中方的声明,但坚称自己“经过调查”。

社评:造谣“中德舰机红海冲突”成本对柏林很高

德国飞机被指靠近“中国军舰” 资料图

这起事件由德方一手挑起,却至今未看到他们公布任何证据,以证明德国飞机受到了哪一艘中国军舰的“威胁”。有德国媒体吐槽,“(德国)政府只是反复强调‘证据确凿’”。 若说德国飞机看错了,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德军舰去年才闹出过将美军无人机误判为敌方目标的“乌龙”。但如果德方是故意将亚丁湾说成红海、将乱泼脏水包装成“经过调查”,其动机显然不纯。

德方现在更应该向中方和国际社会解释清楚几个问题:第一,为什么在亚丁湾执行任务的中国军舰会被德国“平移”到了红海?第二,本应该盯着胡塞武装导弹活动的德国飞机出于什么目的要靠近“中国军舰”?第三,德方做出结论前,是否通过相关渠道与中方联络核实过?第四,德方强调自己维护海上安全和自由航行的角色,但挑起纠纷的做法真的有利于相关海域的安宁吗?

一些分析认为,这是德国国防部与外交部联手做的一个“局”,但他们同时留有余地。既挑起了事件,又不希望事态失控。然而无论是“乌龙”还是“做局”,实际效果是,经过德方煞有介事的渲染和舆论炒作,该事件已经给中德互信造成了实际损害。这种从捏造虚假消息,到媒体跟风炒作“中国威胁论”,再到推动实际举措“脱钩断链”的套路,过去已经屡见不鲜。从事后看,给当事国留下的只有教训。希望这样的事不要在中德关系中重演。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是光明正大到亚丁湾的,我们的贡献国际社会有目共睹,从不屑于搞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从2008年至今,中国海军连续17年派出护航编队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反恐反海盗任务,截至2024年已累计护送近7300艘中外船舶。以往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海盗几乎每月都会出现几次,如今这片海域上的商船依旧往来繁忙,遭遇海盗的情况已经极少发生,这是自人类进入大航海时代起就从未出现过的。一些国家如果同样希望为地区稳定多作贡献,就应该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国际社会不希望在这一地区看到更多的纠纷,中德双方在这里的大目标并没有什么分歧,如果因为一些“误解”阻碍了更多合作的可能,将令人遗憾。

社评:造谣“中德舰机红海冲突”成本对柏林很高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是光明正大到亚丁湾的

中欧经济高度互补,利益紧密交融,而德国作为欧洲领头羊,也应为健康稳定的中欧关系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德关系发展得好,不仅将带动中欧关系整体向好,对世界的稳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现在有分析称,德国新政府对华在搞“稳中有退”。中德两国有着深厚的利益纽带,这样的传言与“激光闹剧”结合,将冲击两国社会的信心。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0日以“四少四多”总结了对欧方的善意忠告:少指责、多沟通,少保护、多开放,少焦虑、多行动,凡事多商量,少去贴标签。希望德方对此也能听进去,与中方携手并进,加强战略沟通协作,以中德关系的稳定性为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

相关报道:

牛弹琴:德国非常恼火指责中国 闹了一个国际大笑话

社评:造谣“中德舰机红海冲突”成本对柏林很高

德国飞机侦察飞行 资料图

种种迹象表明,德国闹了一个国际大笑话。

事情,即闹得沸沸扬扬的所谓“中国军舰激光瞄准德国飞机”一事。

按照德国媒体报道,7月2日前后,在红海海域,一架参与欧盟“盾牌”行动的德国飞机,在进行“正常”侦察飞行,在抵近一艘中国军舰时,发现后者正用激光进行瞄准。

按照德方的表述,激光瞄准,“至少在军事上被视为一种威胁姿态”。

哦,德国媒体也提到,这架德国飞机并非属于德国军方,而是德国为“盾牌”行动包租的,常驻在东非国家吉布提,当时由民航飞行员驾驶,可搭载4名德军人员。

德国国防部发言人还补充,飞机被激光瞄准后,就立刻中断了任务,“安全返回了吉布提基地”,机上人员无恙,现在又恢复行动了。

然后,德国就开始生气了。

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对德国媒体表示,他“对此事非常恼火”,觉得对德国飞机的干扰行为“不可接受”,德国外交部还召见中国大使,也“清楚明确地”表达了这一点,并要求“中方必须对此给个说法”。

欧盟也来凑热闹,谴责所谓中国军舰行为“危险且不可接受”,并且召见了中国驻欧盟大使。

但看新闻,德国人很是恼火,中国人却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7月10日,国防部新闻局在回应中国媒体询问时表态:德方所言与事实完全不符。

按照中方的披露,当时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正在亚丁湾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未在红海海域开展活动,也没有开机使用激光设备。

社评:造谣“中德舰机红海冲突”成本对柏林很高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未在红海海域开展活动

这就有点意思了。

我们对照看一下。

1,德国说德国飞机在红海海域,遭遇了干扰。

中方说,我们的海军舰艇编队,都在亚丁湾,根本没在红海海域。

2,德国说德国飞机遭遇了激光瞄准。

中方说,我们的军舰根本没有开机使用激光设备。

完全对不上啊。

那至少有一方,选择了撒谎。

中方有底气断然作这种澄清,那德国方面真可能搞错了,闹了一个国际大笑话。

但从德国媒体的报道,还是有一些值得德国深思的细节。

第一,德国说德国飞机抵近中国军舰。

我们姑且相信德方都说的是真的,就是中国军舰。

在红海海域,“胡塞武装”没有军舰,你既然知道这是中国军舰,你抵近干什么?而且还多次抵近?

这不是骚扰是什么?

那对方真有所反制,是不是也是一种正常防御?

第二,更何况地点完全对不上。

中国说中国舰艇编队在亚丁湾,根本不在红海。

那要么就是德国说了谎话,或者我们客气一点,德国人记错了地方,或者为了渲染炒作,故意将地方改成了红海。

如果没弄错地方,明明在红海执行空中“侦察”,怎么“侦察”到亚丁湾了?

还有,这艘军舰到底不是中国军舰,还是德国人看走眼了,是其他国家或美国的军舰?

第三,到底有没有激光照射。

中方说,没有,压根没有。

德国说,有,我们不能接受。

真相,我也不知道。

但作为中国人,我肯定还是相信中方。别忘了,德国飞机还不是军机,上面应该不都是军方人员。

这样的外包临时工,就兴冲冲抵近侦察,然后大肆渲染很受伤(补贴费估计得有),然后德国政府就跟进大发雷霆。

事实真相都没搞清楚,这生的是哪门子气?

当然,闹笑话的不止德国,还有欧盟。

德国都没搞清楚的事,欧盟就第一时间来凑热闹。

当然,也不止军事领域。

社评:造谣“中德舰机红海冲突”成本对柏林很高

轮船在海上航行

也是在7月10日,商务部记者会。有记者询问: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近日发表演讲,指责中国市场准入、补贴、政府采购、出口管制、产能过剩等问题。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评论?

商务部发言人何咏前一通输出,很长,就提她说的两点吧:

关于补贴问题,欧方搞双重标准,“苛求他人、疏于律己”。欧盟历史上就是补贴大户,对飞机、农业等领域的补贴都被世贸组织裁定为违规。近年来,欧方非但没有纠正错误做法,反而变本加厉,不断加大补贴力度。据不完全统计,仅2021年—2030年间,欧盟就计划提供超过1.44万亿欧元的各类补贴。成员国提供的补贴更是层出不穷,高达数千亿欧元。

关于出口管制,中方已多次强调,中方的出口管制是审慎适度的,纳入出口管制的物项远远少于欧盟。中国对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是依法依规的。我们专门为欧洲企业建立了加快审批的“绿色通道”,欧方非但没有赞赏中方所做努力,反而对中方横加指责。更过分的是,欧盟高技术出口管制审批拖沓、程序繁冗,严重影响中欧产供链稳定。

最后,商务部发言人说:希望欧方不带情绪和偏见地看待双方经贸关系,少指责、多沟通,少保护、多开放,少焦虑、多行动,凡事多商量,少去贴标签。

真可谓“苦口婆心”!

所以,针对所谓激光照射事件,国防部新闻局说:我们希望德方尊重客观事实,与中方加强沟通协调,维护中德两国两军关系大局。

真可谓“语重心长”!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德、中欧,其实没有根本性的矛盾,完全可以多沟通,多协调,多合作。

那就必须摘下有色眼镜,不要总是居高临下意难平。中国不欠欧洲什么!欧洲人也别加戏,相信中国会入侵欧洲这样的鬼话!

真别矫情!

这幸亏是中国,如果真是美国,总这样抵近侦察,美国会怎么反应?欧洲自己会怎么样反应?

别忘了,和气生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更别忘了,厘清真相,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干,不然会闹国际大笑话。

责任编辑:胡淑丽_MN7479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