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梗塞要长期吃什么药

脑梗塞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调脂稳定斑块药、降压药、降糖药和神经保护药。
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是预防血栓形成的重要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来降低再梗风险。对于有消化道出血风险的患者,需配合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对阿司匹林不耐受者可选择西洛他唑作为替代。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便潜血及凝血功能。
调脂稳定斑块药如阿托伐他汀钙或瑞舒伐他汀钙等他汀类药物需终身服用,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服药期间要监测肝功能与肌酸激酶,出现肌肉疼痛时应及时就医调整剂量。
伴有高血压的患者需长期服用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等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清晨血压监测尤为重要,避免夜间血压过低导致脑灌注不足。
糖尿病患者需联合使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等药物维持血糖稳定,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7%以下。需要注意的是,低血糖发作可能诱发再次脑缺血。
丁苯酞软胶囊和胞磷胆碱钠等神经保护药可以改善脑微循环并促进神经修复,特别适合于遗留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这类药物需按疗程规律服用,并结合康复训练效果更佳。
脑梗塞患者的长期用药需严格遵循个体化方案,每日定时服药并建立用药记录本。饮食上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增加深海鱼类和坚果摄入,限制钠盐每日不超过5克。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运动时最好有家属陪同。每3个月复查血脂、血糖及肝肾功能,每6个月进行颈动脉超声评估斑块稳定性。如果出现头晕加重或新发肢体无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调整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