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著名演员宋佳,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

访客 2025-05-03 18:05:55 26391
著名演员宋佳,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摘要: 极目新闻记者 付瞰5月3日,《人民日报》第8版副刊版刊发了著名女演员宋佳所写的文章《与她们在光影中相遇》。宋佳个人社交账...

极目新闻记者 付瞰

5月3日,《人民日报》第8版副刊版刊发了著名女演员宋佳所写的文章《与她们在光影中相遇》。

IMG_6456.JPG宋佳个人社交账号分享图片

在这篇千字长文中,宋佳分享了她在《山花烂漫时》《回响》《我和我的祖国》《好东西》等影视作品中,塑造多位“闪闪发光的女性角色”的经历与感悟。宋佳表示,作为演员,她非常幸运,可以借助光影艺术“与无数女性相遇”,而自己也在演绎这些女性的奋斗故事、“与她们同行”时,一次次被“点亮”。

IMG_6455.JPG宋佳个人社交账号分享图片

宋佳称自己只是一名文艺工作者,职责就是把角色诚实地传递给观众。她还自谦,每次有作品问世,她都会收获很多认可,“观众将我看作是独立、积极、乐观的女性代表,这大约是对我的谬赞。”

e5a7d1d1-34b4-442c-b7db-e294c0c1d3ca.jpg宋佳拍摄《山花烂漫时》期间与张桂梅老师合影(图源:《人民日报》文章配图)

在文章最后,宋佳写道:如果说演员是一个容器,那么这些闪闪发光的女性角色,就是注入其中的星河。我愿意永远做一名虔诚的传递者——将她们的光,洒向更远的地方。

这篇文章中,作者宋佳的身份被标注为“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

4006148765.png《人民日报》版样截图

44岁的女演员宋佳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进入影视行业已经20多年。她曾凭借高分电视剧《悬崖》、人物传记电影《萧红》,分别斩获第2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第18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手握重磅“视后”“影后”荣誉,既是影视界的“业务担当”,也是时尚圈的“颜值门面”。


以下为全文赏析:

《与她们在光影中相遇》

4月4日,在电视剧《山花烂漫时》播出结束190天之后,我回到华坪女高,再次见到了张桂梅老师。她还是那么风趣、坦诚、可爱,聊天时妙语频出。张老师对我说:“在愁绪当中有高兴,在高兴之中有奋斗,在奋斗之中有眼泪,人的生活不就是这样吗?”我看着她,她的眼睛亮亮的。

张老师的眼睛一直有光。在《山花烂漫时》开拍前,我去华坪体验生活时就观察到了。她也愁,也烦,也急躁,甚至会急得转圈儿,但这些都是为了工作。她的内心是充盈的、积极的、快乐的,她本人是刚强的、仁慈的。所以,她的眼睛总是明亮的。

作为演员,我是幸运的。在光影中,我与无数女性相遇。她们是故事里的人,更是无数真实女性的缩影。她们为理想奋力拼搏,在生活琐碎中倔强生长。而我,在与她们同行的路上,一次次被点亮。

《回响》中的冉咚咚是个刑警。我提前15天进组,在当地刑侦大队体验生活,跟随刑警们参与案件研讨会,观察他们的工作状态。我记录了许多细节,比如他们长时间盯监控时揉眼睛的小动作。刑侦大队的同志们像旋转的陀螺一样忙碌,我们的对话总被不断响起的电话打断。面临巨大身心压力与家庭责任缺失的挑战,他们始终在工作中展现出忠诚、笃法、睿智和勇毅。

《我和我的祖国》中的吕潇然是个飞行员。穿上飞行员制服那天,我在镜子前敬了个军礼。作为阅兵仪式的备飞员,吕潇然练习了成百上千次,却在关键时刻甘愿成为“替补”。拍摄时,我站在停机坪上仰望战机划破长空,突然理解了这份遗憾背后的壮阔——有些光芒,未必在聚光灯下绽放。作为演员,我们何尝不是在一次次“备飞”中等待属于自己的起飞时刻?工作的价值从不局限于被看见,而是在无人知晓处依然全力以赴。

《祝你幸福!》中的白慧和《中国医生》中的黄佳慧是医生。她们穿上白大褂,在高压环境下展现出坚韧、责任和勇气,以专业的精神和人性的温度照亮黑暗。在救治患者之余,她们更是患者的精神支柱,展现出一种温柔而强大的气质。

在《祝你幸福!》路演时,我观察到许多女性观众因白慧的故事落泪。或许她们有着不可说的小伤痛,借着这部电影在电影院里哭一哭。如果观众能把眼泪留在影院,然后走出影院带着洒脱继续前行,那便是文艺创作带来的力量与祝福。

《好东西》中的王铁梅和《盛装》中的陈开怡是媒体工作者。演陈开怡时,我常想起那些在传统行业中坚守的女性——她们或许固执得“不合时宜”,却为时代留下了珍贵的注脚。而王铁梅巨大的职业转折,展现了这个人物的韧性与适应力。

每次塑造完一个闪闪发光的女性角色,我总会收获观众的认可。观众将我看作是独立、积极、乐观的女性代表,这大约是对我的谬赞。我只是一名文艺工作者,我的职责就是把我的角色诚实地传递给观众。至于展现出某种力量、散发出某种光环,那都是属于角色的,它们不属于我。每当我回望这些角色,我笃信,我在塑造她们的同时,她们也在塑造崭新的我。

这些不同行业的普通劳动者们,用“怀着大爱做小事”的英勇姿态对抗虚无。带着一颗利他的心,“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

如果说演员是一个容器,那么这些闪闪发光的女性角色,就是注入其中的星河。我愿意永远做一名虔诚的传递者——将她们的光,洒向更远的地方。(作者为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

阅读
分享